10月14日,陜西省氣象局組織召開《秦嶺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發展方案(2022—2027年)》暨選址工作線上專家論證會。專家組一致同意建設方案通過論證。
會議聽取了商洛市氣象局關于秦嶺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發展方案的匯報,專家組經認真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該建設方案定位準確,研究方向科學,建設內容合理,保障措施有力,符合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要求,符合陜西氣象工作實際,符合陜西省對于秦嶺區域氣候變化研究、秦嶺生態碳匯價值研究、保護大秦嶺助力碳中和的地方需求。
專家組指出,秦嶺作為我國青藏高原到東部平原的過渡帶,是我國氣候變化研究的關鍵區域之一,具有南北氣候分界線、南水北調中線主要水源地的獨特性和優越性。秦嶺國家氣候觀象臺的建成,將滿足秦嶺氣候系統多圈層觀測、預報、服務和研究型業務開展,有助于揭示秦嶺地區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特征,對秦嶺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影響機理研究、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生態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秦嶺生態碳匯價值研究、生物多樣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專家組指出,秦嶺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要找準定位、突出特色和區域優勢,在傳統氣象觀測的基礎上,積極融入秦嶺區域發展,以秦嶺生態碳匯價值研究為核心開展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打造高質量的國家氣候觀象臺;建立高標準的數據質量控制體系,實現與各類臺站的數據同化、資料融合和數據共享,打造國內外科研合作平臺;加快推進觀象臺項目實施,實現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秦嶺區域發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戰略規劃和決策依據。
(作者:劉娜?宋文超 責任編輯:蘇杰西)